台灣電信業的加值服務(什麼叫做加值服務?其實廣義來說非語音的服務都算是加值型服務,所以數據
傳輸簡訊、圖鈴下載、串流、行動電視、股市行情等等都算,大概有上千種之多)大概佔營收的一成左右
目前市場上以遠傳的加值型服務佔營收比例最高,中華電及台灣大次之。可以這麼說,加值型服務是台灣
電信業者的金雞母,每天都在下金蛋,因為加值型服務很多都是由外部廠商負責開發與維運,電信業者不
需要承擔風險就可以有拆帳收入(電信業者龐大的用戶數及通路,及透過電信帳單收取款項的強點,讓資
訊與內容產生業者願意與電信業者合作) 。但是隨著Android手機的興起(還有黑莓與iPhone及WM),
這些行動加值服務會讓古老的火柴一樣,迅速被打火機打敗,而萎縮到幾乎可以放棄的地步嗎?智慧型手
機會敲響行動加值服務的喪鐘將它們推向地獄嗎?
根據媒體報導,美國的智慧型手機用戶已經佔全體用戶的29%,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也就是說幾乎有
1/3的用戶,手上的手機,已經可以突破傳統手機只能檢視手機專用網頁、cpu威力不強、缺乏高速數據通
訊能力的宿命,這些威力強大的新手機就由本身強大的硬體及通訊能力,可以掙開傳統手機被束縛的枷鎖
直接造訪及使用一般pc瀏覽器使用的網站。這一點無異像TNT炸藥一般,把電信業者的獲利炸個大洞。簡單
來說,它們不必再甩那些專門為手機量身訂製的所謂WAP/WML網站了,也因此他們也無須付費給電信業者
及內容提供廠商。在電信領域,什麼都要錢,但是在網際網路上,免費的資源太多了,舉來來說,Android
手機的always online功能,讓使用者可以輕鬆造訪及使用google所提供的各項服務,那麼,這些用戶還
願意付費使用功能遠不如google的類似服務嗎?答案是不可能。吃過甜頭的用戶,是不會走回頭路的。
台灣有些科技部落客已經開始發現,閱讀他們部落格的瀏覽器,除了傳統pc的IE、Firefox、Chrome以外
還增加了iPhone及Android手機用戶,未來BB及WM也會有增加的趨勢,這代表什麼呢?就是電信業者未
來的營收重點會轉向提供數據服務吃到飽,賺到是靠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及資本(capital)來的錢。靠
內容抽成的金額會急速萎縮。當然了,這一段過程可能要數年或十幾年後才會發生,但是根據凱文的了解,
台灣的電信業者們已經有了警覺與危機意識,他們不能夠抗拒智慧型手機,特別是Android手機的潮流,也
不可能永遠堅守傳統的加值服務,所以他們逐步將服務重點轉向高速數據服務(其實這也算是加值服務啦!
非內容型態)也有意扶持能夠提供優質服務給智慧型手機來使用的軟體或內容業者。所以對創業家來說,手
機應用這一塊還是大有可為,只不過必須朝大螢幕、高解析度及結合動態感知器及GPS方向發展。
凱文預測,未來市場會切成兩塊,一個是安裝在手機上面的應用軟體,另外一個是供智慧型手機使用的網站
凱文比較看好後者,畢竟要加入前者的陣營必須在介面與拆帳上跟Apple/RIM/Google合作或妥協。小型或
個人開發者(developer)可能會有進入障礙,另外一個問題則牽涉到會計與稅務的問題,最後則是台灣市場
是否最終會有類似像iPhone App Store的販售機制出現。後者則是跳過這些業者直接跟用戶面對面,屆時
不論免費或付費使用,相信會隨著智慧型手機的佔有率逐步提昇而增加用戶與營收的,當然這對於已經存在
在web端很就,在現在的wap端長久缺席的社群及工具型網站來說,也會是一大福音,只要現有網站能夠讓
這些智慧型手機造訪使用,未嘗不是另外一個爆發的成長機會。
備註:本文指的智慧型手機涵蓋BB/WM/Android/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