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創業除了之前提到的資本外,最重要的就是創業團隊了,除了天賦異秉之外,一個人就可以搞定
一個網站。否則通常一個具有基礎功能的網站至少需要2-3個人才能夠完成推出。最常見的分工模式
就是程式、行銷及美編。創辦人通常負責出資、出點子、行銷網站、接受採訪、參賽擺攤,還有最
重要的,決定網站的方向。程式人員負責編寫程式,美編負責網頁及宣傳品的製作。那麼如何尋找
創業夥伴呢?通常不外乎五種方式。
1. 同學或學弟妹:尋找同校的同學或學弟妹,這點最適合學生創業家,創業者通常比較了解自己
的同學或學弟妹的能力及性情,學生創業也比較沒有經濟壓力,也比較有可能利用學校的資源。
2. 自己的兄弟姊妹:網路界的兄弟檔或姊妹檔不少,通常家人必較能夠不計較薪水,願意持續投入
時間來耕耘網站,如果能獲得長輩的財務支持或是人脈相助,也有很大的成功機會。
3. 接案人:有些上班族兼差接案,如果碰上很好的案子或被說服,他們也願意跳下來幫助創業者
但是一般來說,這種機會很低,因為接案服務的範圍到結案為止,除非持續付費或講好薪酬,否則
要找一般接案上班族做為創業夥伴,困難度頗高。
4. 直接招募:如果手上有資金,可以直接召募到好手來助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薪水必須具有競爭力
網路公司的前景與辦公氣氛也要符合高手的期待,這樣子才有機會完成網站不致半途而廢。
5. 創業論壇或二人創業聚會:這是有人鼓吹的方式,實務上撮合成功的機會極低,在不清楚對方的背景
及態度上,即使一開始有談的意願及計畫,稍後也會因為雙方利益或時間無法喬妥而告吹。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學生創業在台灣市場有優勢,因為不必背負養家活口的重任與可能利用到學校的資源
另外創業家如果已經畢業,也可以考慮育成中心,有些育成中心像是政大,經營成本可以有效壓低,租金
費用往往包括頻寬及清潔打掃,對於創業家而說,透過育成中心招募到優秀的學生來實習或參與,也是尋找
創業夥伴的好方法,畢竟如果要做的是社群網站,學生族群熟悉青年世代的習慣跟作法,成功的機會也不小
圖片出自:http://www.thelangerinsurancete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