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Money  

網路創業家要面對許許多多的問題,從技術、團隊、產品、市場到行銷、管理等等,但是凱文以為
最關鍵的問題其實是財務!沒錯,財務問題對創業家、創業團隊來說,一開始並不存在,往往都是
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憑著一股衝勁就開始產品開發之路,但是熱情終究有消退的一天,通常是三
個月後,就會面對無以為續的問題,所以有人主張,正常領薪水才是正常的經營模式,因為這可以
避免錯誤估算成本,同時支撐團隊士氣不致垮掉,這一點凱文也完全同意,畢竟不拿錢的模式並非
可常可久的,後來的股東也不見得欣賞這種作法!

但是除了那些一開始有FF(Friends & Familiy)資金支持的創業團隊,正常人創業的困難在於維持
一個起碼的生活水準,應付家人的壓力與養家活口的需要(支付房貸就別提了,不太可能),那麼新創
團隊應該在產品還沒有做出來,還沒有找到可行的業務模式前,先接受創投的生活費嗎?讓我們先
看看國外的例子,Y Combinator這家老牌同時很成功的早期創投,對團隊的要求是,兩人以上
公式是USD11,000+N*3000 (N代表創辦人數量),所以兩人團隊拿USD17,000,三人團隊則是
拿USD20,000,折合新台幣約51萬與60萬,這筆錢的目的是讓新創團隊在短期沒有後顧之憂的前提
下,快速開發出第一版或產品雛形,Y Combinator則以得到2%-10%(最常見的是6%-7%)的股權
做為交換,如果以6%來看,兩人團隊的初始市值為28萬3千美元!

凱文認為這算是公平合理的交易,因為在產品及業務模式都沒有出現的情況下,創投冒了非常大的風險
但是YC的模式對創業團隊來說,有一個不小的門檻就是要求成立公司,成立公司代表一個投入與風險
先成立公司再投資,某種程度來說保障及降低YC的風險,他們知道團隊都是要認真創業,而非學生即興
式的投入,三個月後鳥獸散。這種同時保障團隊與創投的模式,過去一直都沒有在台灣網路界出現過!
在相互猜疑與風險承擔能力不足下,創投要求團隊必須先有產品、達到規模、有獲利模式才能談募資入股
門檻非常高!而許多團隊則是臨時組合,幾個月後就人間蒸發!

但是最近台灣本地知名的appWorks則是推出類似YC做法的種子投資計畫,『由 appWorks 提供他們
一筆小小的資金 (約 50-100萬),幫助他們可以不用擔心生活,專心在創業之上....重點它是一個「選配」
意思是我們不強迫參與育成計畫的團隊,都必須要拿這筆錢。畢竟它是一筆相對貴的資金 (你需要稀釋
6% 左右的股本)』,依照appWorks的辦法,團隊的初始市值被設定在833萬新台幣(約28萬美金)左右
跟YC呈現一種趣味的巧合!但是互有長短,YC是人人有獎,強迫中獎,但是要成立公司,appWorks
則是各憑本事,不一定拿得到,YC的做法會讓創業家的股權被稀釋,appWorks的計畫則是有些團隊還是
要餓肚子創業,勒緊褲帶!

兩種模式孰優孰劣?答案是團隊的體質決定!體質越好,實力越堅強的團隊,其實不要拿這筆錢比較好
因為公司價值快速地被創造出來,過早釋股其實是壓低整體的價值,但是凱文也必須說,VC的價值並不
只有錢,人脈與引薦可以讓許多團隊獲益,約有一半參加YC的團隊,其實並不缺錢,但是需要YC幫他們
穿針引線。對於那些實力普通,有生活壓力的團隊而言,接受生活費釋出股權,可以提高產品完成推出的
機率,所以對創業團隊而言,是否決定接受創頭的生活資助,某種程度來說,取決於自己口袋的深度與信
心!YC很有美國人的作風,大量投資新創團隊,用成功率來計算投資報酬率,appWorks則是接近台式
風格,堅持只有在創業團隊需要錢的時候才注入資金,總結來說,YC適合創業氣氛濃厚,鼓勵新創事業的
美國,appWorks的做法則適合學生團隊多,網路創業艱困的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b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